生物多样性保护
发布时间:2024-11-30
分享到:

生物多样性保护

Biodiversity Protection

  中国交建严格遵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》等国家和地方关于生态及生物保护的各项法律法规和条例要求,遵循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》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(2023-2030年)》等行动要领,公司要求所有业务在项目设计、建设、运行阶段,严格贯彻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,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,降低生产经营对生态环境的扰动。

  中国交建对其所属各级全资、控股子公司及分公司(以下简称 “各级单位”),以及供应商、承包商等其他业务合作伙伴,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监督管理要求。

  一、生物多样性风险减缓 Biodiversity Risk Mitigation

  公司积极推进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,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依赖性与影响程度等关键因素,识别分析公司运营所在地与项目建设地面临的潜在风险点;针对于特定风险,公司采用以下分级缓解措施,防范生态破坏风险,坚决杜绝在生态保护红线区域开展任何破坏生态的建设活动。

  1.避免:项目前期即启动生态敏感区筛查与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估,优先绕避国家公园、生态保护红线、濒危物种核心栖息地;若无法完全避让,则调整线路或工艺。

  2.减少:项目设计阶段运用生态友好方案,采用环保材料与工艺,降低对生物栖息地的干扰;施工阶段严控噪声、扬尘、光污染,降低生态干扰。

  3.修复:施工结束后立即启动原生植被与土壤恢复,开展污染治理、恢复受损生态系统功能。

  4.补偿:对于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生态扰动的区域,必要时采取生态补偿措施并开展持续监测,降低项目建设对脆弱生态区域可能造成的潜在损失,直至抵消负面影响;同时积极主动开展重点区域的生态保护计划,改善生态质量,增强区域生态功能,为生态长期向好创造正面积极影响。

  二、森林保护与零毁林目标 Forest Protection and Zero Deforestation

  严禁非法破坏原始森林、天然林及生态公益林;项目规划、选址及运营全流程严格落实森林保护要求;确需涉及林区的项目,须经严格生态评估并采取保护措施,保障森林生态完整;同时联合多方开展森林保护与修复,通过造林复绿等举措巩固成果。

  三、高水平生态合作 High-level Ecological Cooperation

  以绿色技术自主研发、高水平科研院所合作为支撑,公司积极布局绿色低碳创新工艺,提升工程建设的绿色效益,开展行业交流与生态合作,提供生态友好的技术解决方案,推动工程与生态协同,实现“零破坏”目标。

  注:上述内容均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(601800.SH/1800.HK)公开披露内容。上述内容中,“中国交建”及“公司”均指代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(601800.SH/1800.HK)

  • 责编:
  • 来源: